預熱時間:找尋開學的儀式感
我們常說,生活需要儀式感。開學典禮是一種儀式,暑假收心也是一種儀式。與眾不同的儀式感,可以幫助孩子重新發現學習的美好,找回重歸校園的期待。
鼓勵孩子提前聯系同學、老師,分享各自假期中遇到的趣事,傳遞問候、關心和思念。與同學相約一起去文具店,買好新文具,為開學換上新“裝備”。陪孩子去圖書館、書店,提前感受學習氛圍,買好新學期要看的書。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學期開始前,制定一份新學期計劃也是一種儀式感。把新學期要讀的書,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如何進行體育鍛煉,要增進哪些勞動技能等內容納入計劃表中。為保證計劃的嚴格執行,可列出每日任務清單,分出輕重緩急,長計劃和短安排相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完成。
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新學期學習用具,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習慣。
陪伴時間:理解情緒,積極暗示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在陪伴中做到真誠與耐心,孩子才會擁有安全感。
臨近開學,一些孩子患上“開學綜合征”,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緊張焦慮,甚至出現失眠、嗜睡等癥狀。家長不要只對孩子說一句“你要收收心了”,就覺得可以了,而是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做孩子最堅強的后盾,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會陪伴他們的。
家長要嘗試去讀懂并理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多鼓勵,多溝通。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回憶校園發生的趣事,喚醒孩子對老師同學、校園生活的想念,讓孩子重新燃起對學校生活的憧憬,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收假收心拉滿弦,鉚足干勁再出發!希望各位家長和孩子們在暑假的余韻中,用好這五個“時間”錦囊,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跑出加速度!
常見誤區,注意避免
誤區1:等開學了孩子就不會這么懶散
一些孩子上課懶散,不愿意按時作息,不愿意認真完成作業,表面看是假期懈怠造成的,根源其實是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思維觀念導致的。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孩子不是到了學校就會自然改變,關鍵還是在于平時就要培養起良好的習慣。
誤區2:老師比我更會教育孩子
有的家長會說:“我不是老師,不懂教育。收心太麻煩了,老師比我更懂教育,等開學了老師一教,孩子自然就有狀態了。”其實,孩子的成績,除了靠老師教、自己努力,家長日常的監督與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也是影響孩子成績的重要因素。
誤區3:“緊箍咒式收心”
“馬上就要開學啦,你還有這心思看閑書、打游戲,還不趕緊把功課預習一下!”……這些話家長從早到晚說得口干舌燥,但往往收效甚微,還可能引發孩子的抵觸情緒。有些孩子適應開學的時間長,若家長一味地說教,只會激化矛盾,還可能把“壞孩子”的意識植根于孩子內心,激發孩子叛逆心理。
誤區4:“斷崖式收心”
喜歡打的游戲、最愛的籃球、最喜歡的動畫片、還沒讀完的漫畫書和小說……一些家長習慣“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歡的東西都收起來,甚至將其作為學習的障礙都扔掉,可這樣做不僅不能讓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親子矛盾。
收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應急躁,而要給孩子適應的時間。作息應逐漸調整、娛樂活動應逐步減少、規則意識應逐漸培養,一步一步來,孩子才能慢慢適應。新的學期,愿孩子們都能有一個更好的開始!
孩子心理狀態如何調節?